(一)开展非职务发明创造转化运用学术研究工作
承担“云南省非职务发明转化运用调研及对策研究”项目,省发明协会根据自身职能及专家优势,与省科技发展研究院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包括三个专题,2013年6月通过项目验收。
专题报告一为云南省非职务有效专利分析报告。该专题报告分析了云南省非职务专利的整体状况、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技术领域分布、权利人分布、专利维持年限等,提出了云南省非职务专利总体分析结论。
专题报告二为云南省非职务专利转化运用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报告。该专题报告就省发明协会开展的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际案例调研情况进行汇总、归纳和分析。
专题报告三为国内外非职务专利基本现状及启示。该专题报告根据国内外非职务发明专利的状况,得出一些启示,提出了相关建议。
课题综合报告在三个专题报告基础上,深入分析云南省非职务专利的基本状况、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转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原因,研究了相关对策措施。咨询报告认为非职务发明是宝贵的创新资源,针对其转化运用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策措施建议。
该研究项目的特点是对云南省非职务专利的现状分析有一定深度,做到了“家底”清楚。对非职务专利转化运用的调研扎实,问卷调查与座谈交流、实际案例调研分析相结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刻。研究结果指出了非职务专利是我省宝贵的创新资源,提出的对策措施与我省有关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相衔接和配套,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组织参加全国发明展和国际发明展
由中国发明协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发明展览会和国际发明展,是展示和交流全国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展会,旨在鼓励和推动发明创新和创业活动,促进科技合作与交流,营造崇尚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服务,省发明协会认真组织我省的发明和专利技术参展。
2011年组织参加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昆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云南邦格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澜博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的16个项目参加了本次展会。“余麦口咽合剂”、“猪用环保复合预混合饲料”和“用视频监测车辆违法行为的方法”等7项专利均获金奖,共获得7金4银3铜的优异成绩。
2015年组织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
2017年组织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为展示我省县域特色产业、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创新技术和专利技术成果,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遴选节能环保、新材料、县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创意等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26个项目参展。云南展团获得展会金奖9项,银奖5项,铜奖5项。云南省发明协会获得大会组委会颁发的国内优秀组织奖。
2012年组织参加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云南林洋生物科技公司的4个产品项目参加了展出,其中3个项目分别获金、银、铜奖。
2014年组织参加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昆明理工大学“特殊领域专用焊接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昆明特康科技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气流干燥机”两个项目参加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展出。“特殊领域专用焊接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新产品,在四川、上海等地应用获较好经济效益。经大会组委会评奖组评审,“特殊领域专用焊接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得获得金奖,“循环流化床气流干燥机”获得银奖。
2016组织参加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
2018年组织参加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围绕我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特色产业,组织13家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22个项目参加,展示了创新技术成果和产品,开展交易洽谈,观摩学习,交流合作。云南展团获得展会金奖9项,银奖5项,铜奖5项。
(三)组织参加中国专利奖评选
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中国专利奖评选工作,鼓励和表彰为技术(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省发明协会发挥联系广大发明创造者的优势,配合省知识产权局,组织推荐我省专利项目参加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评选。2015年云南省3项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分别是: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的“一种高落差跌落式矿浆运输管道”专利(ZL201110056162.3),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的“一种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的方法”专利(ZL201110444508.7)和昆明理工大学的“一种粗锡火法精炼的方法”专利(ZL201110449796.5);2016年云南省5家单位6项发明专利荣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四)组织参加全国“发明创业奖”评选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群众发明和创业活动,鼓励发明者致力于将自己的发明成果转化实施,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了“发明创业奖”,以奖励在自主创新并实现产业化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发明者。省发明协会认真组织推荐我省发明创业者参加全国“发明创业奖”评选,2011年参加第七届“发明创业奖”评选活动,2017年参加第十届“发明创业奖”评选活动,3人获奖。
(五)推动青少年发明创新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的活动,是面对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全省科技进步与创新培养后继人才的一项重要工程。根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关于举办第十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奖活动的通知》精神,指导、联合昆明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协会组织开展“云南省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作品申报选拔暨全国第十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推荐”活动,评选和推荐了一批学生发明创意作品、科技绘画作品以及辅导教师等。
(六)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
省发明协会发挥会员专家资源优势,每年积极协调有关专家参与州市及县(市、区)科技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组织的宣讲培训活动,结合技术创新、发明创造,讲解如何获取专利及相关知识产权,同时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帮助企业梳理、挖掘技术创新,完善发明创造成果,整理形成专利申请,从2011年至今,累计参加宣讲培训30多场次,累计培训人才2000多人次,服务企业50多家。
2017年承办中国发明协会第三十四期创新与知识产权培训班,来自省内的中国发明协会会员、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知识产权项目承担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学员12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员围绕知识产权交易及案例分析、商业模式的选择与创新、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专利助力企业走出去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培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能力,培训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7年组织开展了“面向云南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交流会”,邀请了省内外知识产权专家为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答疑解惑,80多家中小企业的120多人参会,收到了良好效果。
(七)创新服务,构建“发明创造、创新创业”平台
多年来,省发明协会以服务于发明者为己任,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构建“发明创造、创新创业”平台。
2012年省发明协会与省创新创造学会、云南中华职教社联合主办了“首届云南省‘一乘杯’创新创业技能大赛”,面向全省大专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组织了19所院校学生的319件创新创意作品参赛。其中专科组170件作品,本科组149件作品。包括了创新类、创意类、创业类作品。经大赛组委会专家评审,按各类别设奖,共评出本科组金奖14件,银奖30件,铜奖43件,优秀奖29件。专科组奖金18件,银奖32件,铜奖49件,优秀奖36件。此次活动,对于在高校学生中普及创新教育,鼓励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省发明协会、律师协会、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在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昆明)中心报告厅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暨首届知识产权沙龙活动,“三会”领导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一同开展了主题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首届知识产权沙龙活动。专家们分别对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植物新品种保护等内容作了发言。此次活动的举办,有效增进了我会与律师协会及知识产权研究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合作。